当前位置: 首页>快讯 >

新都这个“助农小集市” 有点火

2023-07-07 18:27:05 来源: 新都在这里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近期,新都区供销联社决定每月在文广中心楼下举办“助农小集市”活动。


【资料图】

提前谋划 广泛宣传

让集市活动“火”起来

活动前期,新都区供销联社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谋划,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邀请当地农副产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参加本次活动,为举办人员广泛参与、农产品丰富的农村集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推送活动海报、商家视频预热等方式,增加了整个活动的知名度,进而吸引客源,拉动消费,提高收入。

“助农小集市”活动现场

据统计,每次活动的开展都会吸引10余户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业主和个体经营者参加,惠及周边群众1000余人。

“我们不缺优质产品,缺的是给好产品增值的手段和理念。有时候辛苦劳作一整年,往往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找不到合适的销路使产品卖不到好价钱,如何让产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增收致富,一直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参与“助农小集市”的业主商家们表示,活动的开展给了他们将产品展示出来的机会,他们也将以“助农小集市”活动为契机,持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让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鉴心番茄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巷子太深酒香也未必能及时闻到,为了把‘好酒’吆喝出去,我们主动对接服务,深挖本土农特产,帮助本地种养殖户和本土企业通过“助农集市汇好物 消费助农促振兴”赶集日活动这个‘直通车’,让农民的土特产走出了农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新都区供销联社负责人说道。

精心组织 汇集好物

让集市活动“热”起来

上午10点,参与“助农小集市”活动的商家陆续地来到了现场。

活动现场,各个摊点一字排开,有新都区供销联社自己种植的鉴心小番茄,有美味的非遗美食王板鸭,有纯手工制作的糕点,还有具有客家风味的米派米酒……每一种商品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仔细看去,他们又都有着统一的新都标签。

时近中午,各个摊位前都围满了消费者,大家开心地选购着,现场热闹非凡......

场的“王板鸭”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很喜欢今天集市的氛围,前几天在朋友圈就看到新都区供销联社的海报,集市一开我就来了,这里的东西非常多,价格也合适,特别是新都区供销联社自己种植的鉴心小番茄,价格实惠不说,还让我品尝到了儿时的味道。”市民王女士说道。

“助农小集市”上的传统糕点摊位

和怡饼家李茜的摊位前挤满了挑选商品的顾客,她一边称重一边介绍自己的产品:“听说这边有集市,我就赶过来摆摊,卖一些桃片、琉璃酥、叶儿粑等传统小吃,销量挺好,以后每一次这里开集市我都要来。”

不仅如此,“助农小集市”还特别设立了木兰花卉、拾里庭院、馫都味农场等特色项目和乡村旅游品牌项目的展位,让市民了解新都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发展。

拾里庭院景区负责人李中丽告诉小新,此次参加“助农小集市”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新都乡村的变化,了解拾里庭院的美,欢迎更多的人到拾里庭院来休闲娱乐,感受别样的乡村美景。

跬步千里 蓄势待发

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小集市凝聚着大力量。集市担负着农村生产和生活、农产品交易等农村不可缺少的功能,既是农村商品采购的来源,又是商品销售的始终,在以商促农、繁荣农村经济、沟通城乡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桑葚、李子、桃子、小番茄、葡萄、草莓……不同的季节就会产出不同的水果,而这些水果在新都也有着丰富的资源,清流王板鸭、和饴饼家、蜀嫂泡菜、新繁何氏药浴、百年非遗石板滩酱油等特色产品和非遗产品更是彰显了新都农副产品浓厚的文化底蕴。“助农小集市”活动的开展,着眼于广大业主、商家、群众的购物需求,帮助他们扩展销售途径,从而奠定新都区农产品未来发展的基础,力争引领他们在增收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好。

下一步新都区供销联社将通过每月举行的“助农小集市”活动,不断增强集市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新都区供销联社负责人告诉小新,“将以‘助农小集市’活动为起点,以集市为载体,力争动员各镇街开展一系列赶集日活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转化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的强大动能,切实做好‘土特产’文章,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记者:李晓明  刘语珊

编辑:许思思

责编:陈   松  刘   成   黄杨敏

标签: